我们知道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“问题”,因为孩子的心理发展有9个阶段的敏感期,对于一般行为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接纳,但是对于“问题行为”需要我们及时干预。
问题行为又称挑战性行为、极端行为、不适应行为、行为过度或不足,如果一个问题已经发展成问题行为就要及时干预,问题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:
1、频率、强度过高、次数过多、持续时间过长,
2、不符合正常发育阶段该有的能力,
3、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或伤害,
4、出现错误的时间和地点
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,我们要考虑这个行为背后代表的什么含义,可以从行为ABC方面考虑。
A(前事):行为出现前刚发生的事或者可以引发行为的事
B(行为):前提之后发生的行为
C(后果):行为之后发生的事
什么是行为的功能:行为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行为的功能,所以我们要分析孩子作出这个行为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。
对于“问题行为”的干预我们也是要从ABC这些方面。
1、问题行为预防(改变前事A):不要事事都管、建立良好的依从关系、建立常规、
2、问题行为处理(改变后果C):消退:强化一个行为的强化物被终止、消退的不适用、教授替代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