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独症是一种谱系性障碍(广泛性发育障碍),主要有三大特征体现:语言障碍、社交行为障碍和学**障碍。部分孤独症儿童存在语言障碍,说话晚于同龄儿童,少数儿童有语言但社交、行为、生活等方面存在缺陷。正常孩子3岁以前往往会掌握很多词汇、连贯性的说出很多短句,而语言迟滞儿童往往三岁、四岁或五岁没有语言,有的有语言但语言甚少,词汇停滞在一两个字左右,只会叫爸爸、妈妈其它语言很少,还有一部分儿童在三岁前有语言四岁五岁就不讲话了。
很多家长去医院就诊,诊断结果显示孩子听力正常,语言发育迟缓。具备专业背景的医师推荐患者去康复训练机构接受训练,有的医师对患儿父母说,孩子不用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说话了。于是很多家长抱着侥幸的心理,听从不专业的医师,亦不愿接受现实,不带孩子去进行训练,送去幼儿园。不料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语言没有任何进步,反而更加严重,语言的缺陷很难在幼儿园小朋友交流。
语言发育迟缓不同于器质性病变儿童,器质性病变是指器官损坏导致的障碍如:聋儿、盲童等。而语言发育迟缓,是指器官正常只是发音器官发育不完善导致,我们知道孤独症儿童听力正常叫他名字也有意识,只是语言方面存在发育障碍。我们常说十聋九哑、也就是10个聋童就有九个不会说话的,因为听不见所以对语言影响很大。而孤独症儿童不同于聋童,听觉是正常的。
当孩子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时,做为家长,首先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心态,正确面对现实,接受事实,从容面对。有些家长进入机构都会问训练师:“老师我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说话?”常说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语言训练是一个过程,不是说只要接受训练孩子就能说话,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。家长首先要明确自己摆正自己的心态,不要因孩子还不会说话,夜不能寝、茶饭不思。要想让孩子尽早的开口,首先家长要配合机构的训练,听从训练师的教导。语言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成功的,语言的训练需要经过很多的基础训练。